返回教授列表
[MATH2011]非常驚喜的一門課
QIAN Tiezheng課程時間:2017年Spring
授課教授:QIAN, Tiezheng
我覺得教授 非常講原則
這門課的Grade:Grade神,A range不難
首先,這門課比1014簡單很多……
教授非常講原則,有點像高中老師……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:不許上課玩手機!!但其實上課是可以玩電腦的,所以我這學期也沒有怎麼認真聽課……
跟何漢明堂的對比:
首先,何漢明教的東西多很多,錢教授教得都很淺
其次,何漢明的考試難很多,錢教授的考試考很淺
但是我覺得倆人的共同點就是,講得都算是清楚的(錢教授和何漢明的板書都很好看很舒服!!)
所以……這門課,刷龜的話可以考慮Spring sem,學東西的話可以去何漢明的課sit堂
最後推薦一個website: www.classviva.org
裡面有1013/1014/2011的電子課本,在上面刷刷題就可以了,走堂沒難度
最後說說考試,本來以為final要跪了,結果步驟分非常多,所以如果不會做的同學寫一下步驟是可以撈回不少分數的!!
最後的最後,cwiki的自動保存功能能不能cancel掉啊……
[MATH2011]神奇的教授和神奇的TA
QIAN Tiezheng課程時間:2017年S季
授課教授:QIAN Tiezheng
我覺得教授 有點神奇
這門課的Grade:一般
2016的F沒有enroll進Dr. HO的堂,於是spring的時候pre-enroll進了Prof QIAN的堂。於是遇到了一堆RMBI和QFIN的同學們(手動微笑)。
Prof QIAN是個典型大陸老教授的樣子,穿襯衫的大叔,英語的口音還可以。所有的notes都是手寫notes,裡面沒有那種例題、解答的格式,而是直接寫在一起,好處是每個notes最後都有對應題的圖片,方便直觀理解。
Prof對課堂紀律要求很高,不許玩手機(初期手機出現在桌子上都不行),不許大聲說話。其實第二點蠻好的,這樣避免了諸如這學期ELEC2400那樣有人在後面抱團大聲吵鬧打遊戲的情況(這個情況也比較極端,聽說有時候2400的老師都要停下整頓紀律)。整體課堂環境還是相當好的。有時Prof會提問一些並不太難的問題,多數情況都是“此處冷場”,直到有人說出了答案。。。
然後說一下我的TA,CAO Guiyu。第一節tuto,在course schedule and quota裡面,tuto教室顯示在2504。然而時間到了,無人出現,後來在5564發現CAO在給大家上tuto。事實證明是因為課堂quota增加之後tuto換教室了但是TA還不知道…
以上只是一個小插曲。總體來說TA教得很賣力很認真,但是準備的notes實在是不敢恭維。他後來說上一屆做這個課TA的phd們馬上畢業了,他們是第一次帶tuto。
到了期中考試,班上只剩下2個人了。由此我和TA討論了一道題,一直到辦公室;討論完他說:“以後你不用來上tuto了,notes我發給你,如果另一個人也不來這節課我就不用去了。人那麼少講的一點都沒勁。”於是那之後我就沒去上過tuto。。。
說一點不太愉快的事情:
說一下這個學期的syllabus:10%的webwork,30%的midterm,60%的final。如果你沒考midterm,你的midterm的30%將被歸入final,也即final占90%。但是請注意:如果你參加了midterm,那麼你midterm的分數必須算上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midterm考了92,final考了100,你的總成績會比不過一個midterm沒考,final考了98的人。
然後,midterm我們T堂平均分53.5,final平均分61.47. TA在我們check paper的時候說final平均分其實只比midterm高了不超過4分,但是我沒見過數據…
當有人問Prof如果final比midterm高,能否將midterm的分作廢,然後算midterm沒參加final占90%的時候,Prof義正言辭拒絕了,並說“Here is the rule, and that is, once a rule is announce and accepted, then it is to be followed. ”這句話也沒什麼問題,然後Prof跟上了一句“You better ask yourself what is really in your mind.”
check paper的時候問TA關於龜的threshold,TA表示我第一次帶,所以一問三不知。。。
其實總體來說這個課除了最後這個不太愉快的syllabus都還可以,尤其Prof對班級紀律的要求(上課就別吵了)我覺得還是很好的。只是以往一個不太成文的情況都是final會比midterm難,沒想到這個課這學期反過來了。如果又遇到這樣的syllabus,那麼可以在公佈的時候問問Prof能不能保證final難度高於midterm?否則可能midterm多花了時間複習,final也考得比別人高,最後因為別人沒考midterm而總評比你高。
[MATH2011]一天速成
QIAN Tiezheng課程時間:2017年S季
授課教授:老铁
我覺得教授(挺想知道他长啥样2333)
這門課的Grade:感觉可能一般般吧
我覺得這門課
其实还是蛮鸡肋的一门课,大概就是记记公式,考试的时候apply一下就好,概念也不需要理解太深刻,基本也就是一元积分的拓展加点高中学过的向量,要是立体几何之前在学深入一点,就更不需要什么精力了。
和MATH2111不同,2011基本不怎么注重概念,考试也只考大题,用一下lecture notes里讲过的概念就行。
PS,这个prof的notes是手写的,虽然字写得很好,但看得真是好累啊。建议记下notes里的公式和概念,然后在到课本里去找。
workload整体不大,每周花点时间做下webwork,也就六道题左右,比2111不知高到哪里去了。考前花个一天过遍notes就直接考试就好。
龟感觉应该会不咋地,midterm mean 60,前几年据说97% A+,然鹅我的midterm似乎已经消除了拿A+的理论可能orz
一不小心就会扣分,而且通常都是一次四五分,很疼。
Pastpaper:2017S,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0B6l3AMJ7B6X1SW1XbENkUk9BSjg
(这个是今天TA邮件发给我们的答案,原题没给)
2014S的题也就这个样子,大家随便看看就好;final也差不多这个难度和题型。
以上。
---------------- 一点不愉快的插曲 ----------------
这个Prof似乎不怎么喜欢回邮件,我整个学期一共给他发过三次邮件,然后一次都没有回,满不理解的。 因为有一次是这个midterm和我另一门课的midterm在同一天(当时还没有出detail的时间安排),想发个邮件问问能不能换一个时间,这也没回。虽说prof没有回邮件这个义务吧,但是和其他教授相比这还是挺unfriendly的。
另外一件事是对于没参加midterm的,可以用final的分数来顶替。本来是挺正常的一个policy,因为科大大部分数学课都是final比较难。可是实际上大家基本都final考得比较好(其实也就多个几分吧),而且midterm的sd是24,final的sd是32,抱着“一分钱也是钱的想法“,我给TA写了邮件,另一个同学给Prof写了邮件,想放弃midterm,就把自己当成没考的;然而Prof以十分强硬的态度回了邮件:“Here is the rule, and that is, once a rule is announce and accepted, then it is to be followed. You better ask yourself what is really in your mind.”(这个一个片段)。但是实际上大家大概都知道数学课final一般都比midterm难很多,基于这原则,可能才会有对moving midterm weight to final的认可,毕竟在midterm p复习(预习)midterm的成本还是挺高的。如果midterm和final的难度差不多的话,就破坏了这一前提,相当于参加过midterm的人付出了更多的成本,多复习一科midterm也毕竟会让复习其他科目midterm时间的减少,反而是让那些没考midterm的人赚到了。
最后一点是这个Prof上课似乎是不让滑手机的。。。所以我就直接选择不去上课了。。。
结合来看,对Prof的直接印象其实挺差的,再加上网站和lecture notes也不咋地,另外两百多人的堂里还有一群QFIN和RMBI的,建议还是上Dr. HO的吧,如果能有选择的话,MATH2023和MATH2111也是很好的。
PPS. 这个sem TA的notes简直就是渣,感觉这个课从Prof到TA再到学生就不太想好好学。。。(其实我也没好好学,希望不要被Kill吧)
[MATH2011]多元微积分入门
QIAN Tiezheng课程时间:2009年春季
授课教授:Qian Tie Zhen
Grade:无法判断
特点:对于mainland来说极其轻松的课程。
虽然内容从整体上说十分抽象,不易理解,但课程本身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要求不高。只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公式,以及如何计算即可。一般mainland都可以不上课便轻松地拿到A+